天干地支是何用
- 八字
- 用户投稿
- 2024-09-30 11:25:13
天干地支简称干支,是中国古代用来计算历法的符号。天干指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等十个指代字符。它的排列顺序蕴涵着万物从萌芽到成长、到兴旺、到衰退、到消失的全过程。地支则指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字符。《尔雅·释天》中说:“岁阴者,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支是也。”与十天干一样,十二地支的顺序也蕴涵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。

十天干与太阳循环往复对万物产生的影响息息相关。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为阳天干,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为阴天干。地支与地球物理的变化有关。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为阳支,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为阴支。
公元前2600多年,黄帝始建中华,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,探究五行之后作天干与地支,并使其相互配合,天干在前,地支在后,依次形成了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,例如甲子、乙丑、丙寅等。这些历法符号用来排列年号、月份、日期、时间,逢六十再一循环,最初如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,后来人们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、方位及时间上,其被赋予的意思就渐多起来。
干支所记述的历法与万物五行生克相切合,是以干支也由河图、洛书而来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